欢迎访问安徽护森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

电子邮箱

密码

注册 忘记密码?
淘宝           国美

新闻资讯
news
您当前的位置:
一文读懂“智慧林业”
来源: | 作者:国家林业局 | 发布时间: 2022-11-21 | 56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一、智慧林业的概念与背景

随着“智慧地球”概念的提出,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智慧化发展的浪潮,智慧城市、智慧园区、智慧交通、智慧医疗、智慧能源等项目快速在各地创新发展。智慧林业,就是在数字林业建设的基础上,充分利用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通过感知化、智能化、物联化手段,构建立体感知、管理协同、服务高效、有效支撑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的林业信息化建设新模式。

 

智慧林业是智慧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未来林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,是统领未来林业工作、拓展林业技术应用、提升林业管理水平、增强林业发展质量、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。智慧林业与智慧地球、美丽中国紧密相连。智慧林业的核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建立一种智慧化发展的长效机制,实现林业高效高质发展。智慧林业的关键是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及管理服务规范,形成互动化、一体化、主动化的运行模式。智慧林业的目的是促进林业资源管理、生态系统构建、绿色产业发展等协同化推进,实现生态、经济、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。智慧林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林业发展新模式,不断提高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水平,实现林业的智能、安全、生态、和谐。智慧林业包括基础性、应用性、本质性的特征体系,其中基础性特征包括数字化、感知化、互联化、智能化,应用性特征包括一体化、协同化,本质性特征包括生态化、最优化,即智慧林业是基于数字化、感知化、互联化、智能化基础之上,实现一体化、协同化、生态化、最优化。



二、智慧林业建设的基本思路

智慧林业的发展思路。总结为一句话,就是:打造智慧林业,建设生态文明。

 

林业信息化由数字林业阶段迈向智慧林业阶段,是林业系统转变发展方式、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内在需要。数字林业阶段以林业各种信息的数字化采集、传输、存储、处理和应用为主要特征,重点是应用计算机、互联网、数字化等技术,实现林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自动化管理。智慧林业阶段将在数字林业的基础上,全面应用云计算、物联网、移动互联、大数据、智慧地球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通过感知化、物联化、智能化、协同化的方式,使林业实现智慧的结构、智慧的感知、智慧的流程、智慧的管理、智慧的应用、智慧的服务。

 

智慧林业的建设原则。建设智慧林业,要更加注重信息与林业各个环节、各种资源、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、集约共享和协同推进,必须在坚持统一规划、统一标准、统一制式、统一平台、统一管理等“五个统一”的基础上,重点把握五个原则:一是整合资源,共享协同。以信息共享、互联互通为重点,突破地域、级别、业务界限,充分整合各类信息资源,推进信息化业务协同,提升全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和信息资源利用水平。二是融合创新,标准引领。集成关键核心技术,创新发展模式和机制。实施应用先行、国际同步的标准战略,抢占标准制高点。三是统筹协调,管理提升。统一顶层设计,推进协同运行,强化各级林业信息化部门在规划引领、统筹协调、应用示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,建立统筹管理体系。加强安全技术体系建设,提高林业信息安全水平。四是服务为本,推动转型。面向各级林业部门和林农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,提供随时、随地、随需、低成本的信息服务,以信息化推动林业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转型升级。五是循序渐进,重点突破。从组织管理、顶层设计、基础设施以及应用示范工程等多维度切入,循序渐进,讲求实效,找准突破口先行先试,实现重点突破。



三、智慧林业的主要任务

智慧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五个方面:

 

一是按照先进、适用的原则,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四级网络架构,抓紧建设林业下一代互联网,满足林业物联网接入和大数据量传输等需求。

 

二是积极推进重点林区无线网络建设,有效提高林区网络通信覆盖率,为拓展业务应用提供基础网络条件。

 

三是大力推进林业物联网发展,提高林业生态智能感知、林业资源智能识别、林业灾害智能监测、林业信息智能推送的能力。

 

四是完善以卫星、航空护林飞机等组成的“天网”系统,实施林业应急感知工程,建立全覆盖、多尺度无缝集成的应急地理信息平台,提高林业空天感知能力和监测效率。

 

五是切实加强智慧林业协同管理。加强信息资源融合,建立资源共享的林业信息系统,为各类林业工作者提供网络化、智能化的信息服务。同时努力构建智慧林业生态服务并积极打造智慧林业民生服务体系。围绕全面建设民生林业的新要求,深化信息技术应用,构建面向企业、林农及新型林区建设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,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。



四、智慧林业建设路线图

智慧林业是数字林业发展的高级阶段,以物联网、云计算、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,通过更深入的智慧化、更全面的互联互通、更有效的交换共享、更协作的关联应用,实现林业自然资源更丰富、林业生态系统更安全、林业绿色产业更繁荣、林业生态文明更先进。智慧林业的建设,是一项长期性、系统性工作,需分步骤、分阶段扎实推进。依据各工程项目的紧迫性、基础性、复杂性、关联性等,建设智慧林业分基础建设、展开实施、深化应用三个阶段。

 

基础建设阶段。编写智慧林业规划,出台智慧林业建设的相关政策,安排扶持资金等,并局部开展智慧林业的探索实践工作。在现有林业信息化成果基础上,选择基础性较强的中国林业大数据工程、中国林业云建设工程、下一代互联网提升工程、林业应急感知系统、林业环境物联网和林区无线网等优先建设,为后续的智慧林业的全面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。

 

展开实施阶段。智慧林业建设全面展开,汇聚各方力量、加大人、财、物方面的投入,积极鼓励企业、公众参与智慧林业建设。本阶段以智慧林业基础设施为基础,完成智慧林业营造林管理系统、智慧林业两化融合工程、林业“天网”系统、智慧商务建设工程、智慧林业资源监管工程、智慧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、慧林业文化建设工程和中国林业网站群建设等工程建设。智慧林业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,智慧林业框架体系基本形成。

 

深化应用阶段。经过展开实施阶段,智慧林业建设有了量的积累,需要各个部分走向相互衔接、相互融合,实现质的飞跃。本阶段主要建设智慧林政管理平台、智慧林地信息服务平台、智慧林业决策平台、智慧林业产业建设工程、智慧生态旅游建设工程和智慧林业重点工程监管工程等。智慧林业的应用效果和价值逐步显现,其竞争力、集聚力、辐射力明显增强。

(文章来源:国家林业局信息化管理办公室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